聚合氯化鋁的投加量對于其凈水效果是起到決定性作用的,投加過多可能會造成產品的浪費,投加過少又達不到效果。目前由于PAC產品種類較多,而且還有液體和固體之分,所以很多用戶都不清楚投加量到底一樣嗎?
聚合氯化鋁的用量取決于待處理原水的濁度和反應池的結構。不同結構的反應時間和流量不同, 用量也就不同。根據污水的濁度不同,用量也不同,不同含量的產品用量也不同。在相同的水質條件下,PAC的含量為25-30% ,含量由低到高逐漸降低。
聚合氯化鋁固體為無機高分子混凝劑,顏色為白色、金黃色、黃色、棕色、紅色、顆粒狀或片狀粉狀固體。一般原水處理 ,消耗量約為1/10萬水(每升水0.01克)。30%含量的聚合氯化鋁用量一般為1:1000。
稀釋過程:在低濁水中,將固體PAC產品按1,333,603的比例溶解成液體,然后用10-30倍的水稀釋至所需濃度后使用。預鑄工藝:在生活污水和生產污水中加入約30gPAC產品,然后加入稀釋的聚丙烯酰胺產品。如果效果不明顯請酌情減少或增加產品用量。
聚合氯化鋁的液體產物能適應5.0-9.0的pH范圍,較好的pH值為6.5-7.6。PAC可直接加入或稀釋10倍,固體產物可用5-10%的液體稀釋,有利于混合均勻,效果好。稀釋后的溶液應在4-8小時內用完。PAC液體可用于處理河水、湖水、地下水、工業用水和工業循環水。特例:造紙廠污水處理采用低濁水。如果效果不明顯,可以適當添加。一般情況下 :原水濁度在100-500mg/L時,用量為5-10mg ,即1000噸水用量為5-10kg(好根據水質特點做個小試再投入使用)。如果絮凝效果不好,可以與聚合氯化鋁、聚丙烯酰胺等絮凝劑配合使用。酸水加入氫氧化鈉進行酸堿中和,然后加入絮凝劑進行絮凝沉淀。
在使用聚合氯化鋁產品時,還要學會計算具體的投加量,這樣能夠使產品既不浪費,又能充分發揮凈化作用。